大白菜是我國種植較為普遍的蔬菜品種,產地分布也十分廣泛,尤其是春季栽培的大白菜,其采收期恰逢市場供應淡季,具有較高的種植效益。但是春栽大白菜也存在很大的風險,很容易因操作不當引起先期抽薹的現象。那么其原因和防治方法分別是什么?一起來了解下吧。
大白菜先期抽薹的原因
在大白菜葉球未完全形成 (即未達到商品成熟度)時就開始抽薹的現象稱先期抽薹,主要癥狀表現為葉球中心柱偏長、球內有花蕾,從而導致大白菜食用品質下降,影響種植效益。而它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
1、品種選擇不當
大白菜屬于種子春化植物,如選用冬性弱的品種進行早春種植很容易通過春化而出現先期抽薹現象。
2、播種時期不當
播種過早,即使選擇適合早春栽培、耐抽薹的品種,也因播種時及播種后相當長時間內外界溫度仍處于較低水平,大白菜可促進植株春化,從而發(fā)生先期抽薹。
3、栽培設施不當
大白菜在營養(yǎng)生長期需要前期溫度高、后期溫度低有利于結球;而在生殖生長期則需要前期溫度低、后期溫度高有利于抽生花薹。因簡易設施提供的條件適合生殖生長,易造成抽薹。
4、肥水管理不當
白菜在營養(yǎng)生長階段需要從*壤中吸收大量的養(yǎng)分和水分,如供應不足,植株生長矮小緩慢,不能及時形成蓮座葉和葉球,提前抽薹。
大白菜先期抽薹的防治措施
1、品種選擇
首先要選擇耐抽薹的品種,還有就是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種,播種到采收一般不超過 80 天。此外,需要考慮市場消費習慣,目前較適宜的春大白菜品種有“菊錦”、“望春”、“春將”等。
2、適當保溫
要根據當年的氣候環(huán)境進行適當的保溫措施,保護地可以人為控制和干預小氣候的溫度變化,如苗期溫度在13℃以上,可避免先期抽薹;大棚早春大白菜定植后,一般不通風或少通風,以利于增加棚內溫度,加快緩苗。
3、肥水管理
栽培上必須施足基肥,一般結合整地,每畝撒施腐熟有機肥 1 000-1 500 千克、三元復合肥50-60千克。定植時澆施0.2%尿素,之后一般不追肥。
4、提前采收
如植株中心已有明顯的蠟粉,表面它已發(fā)生莖葉,根據這一點可提前采收已抽薹的植株。
總的來說,大白菜早期抽薹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為了避免造成大白菜商品質量下降,種植戶們一定要提早做好預防工作,可有效減少抽薹現象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