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種植紅薯的過程中,控旺也是一個重要的管理要點。為了避免紅薯只長秧,結(jié)的薯塊少等問題,種植戶們要控制紅薯的合理生長,使紅薯達到高產(chǎn)的目的。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紅薯控旺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紅薯控旺的時間
1、紅薯整個生長過程中需要控旺2~3次,水肥基礎(chǔ)好的地塊,一般噴施一遍控旺劑很難控住,這就需要二次控旺。第一遍控旺時,在莖葉大概三四十公分時,薯蔓開始下壟時進行控旺。第二次控旺也就是在十到十五天之后,薯蔓并長期進行控旺。
2、有的農(nóng)戶只用一遍控旺劑,在莖蔓長到90公分,主莖長度長到13節(jié),這時控旺效果就很差,如果控旺劑的用量過大時,可能會造成莖葉早衰。所以,控旺要盡早,特別是在雨水較多的年份,旺長的可能性比較大。
二、紅薯控旺的方法
1、翻秧:這種形式比較常見,但頻繁的翻秧,雖然可以減少不定根的形成,但勢必也會造成藤蔓的傷害,如果生長到一定階段,那么多藤蔓堆積在一起,也不利于葉片光合作用,陰雨天氣較多,還會造成因呼吸不暢而造成腐爛,從而誘發(fā)病害。
2、提蔓:提蔓這種方法還是比較科學的,且簡單易操作,就是將旺長的藤蔓從嫩梢部提起,從而切斷已經(jīng)形成的不定根的營養(yǎng)供應(yīng),缺點是持效期較短,需多次操作。
3、掐頭:以往農(nóng)民朋友有為旺長的紅薯剪分枝和掐頭的辦法來進行控制旺長,使營養(yǎng)回流到根部,但操作起來比較繁瑣,可行性不強,不過自從紅薯嫩梢開始走向人們的餐桌,在部分地區(qū),又開始流行了,真是控旺增收兩不誤呀。
4、化學控旺:以往的傳統(tǒng)紅薯種植模式,一家一戶小規(guī)模種植,無論是采取翻秧、提蔓還是掐頭,一家人都能應(yīng)付,但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特別是紅薯種植大戶的增加,再采用人工控旺已經(jīng)不現(xiàn)實,而采取化學控旺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注意事項
1、宜早不宜遲。太遲的話,不但藤蔓已經(jīng)消耗了太多營養(yǎng),一旦瘋長起來,無論采取哪種形式,效果都不太理想,最為合適的控旺時機為藤蔓生長50-100㎝的時候。
2、控濕不控干。就是說紅薯控旺要看天氣情況,遇到干旱的年份,控旺就要見機行事了,能不控就不控,*壤潮濕符合紅薯旺長的條件,就必須進行提前控旺。
3、藥劑不宜濃。在進行化學控旺時,種植戶不要貪圖省事和提高使用效果,往往采取高濃度施藥,這往往會造成諸多負面因素,從而影響紅薯的正常生長。
以上就是紅薯控旺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紅薯控旺效果比較好時,葉片濃厚,壟頂和壟溝有區(qū)別,營養(yǎng)和生殖生長相平衡,莖葉既不旺長,又不早衰,利于薯塊的膨大。